关于我们
研究院简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研究院简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成立于2023年2月,是由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共建的独立法人事业单位,致力于成为集专业高端智库、技术研发中心、成果转化平台、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创业空间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计划5年内建成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研究院常驻教职工、博士科研团队教师33人,柔性引进博士教师6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99人。研究院下设综合运行部、科技合作部、教育教学部等7个部门。研究院成立了由6名院士、4名长江学者领衔的专家咨询委员会,组建了10支科研团队,其中1人入选国家青年长江学者,4名团队负责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10人入选“英才兴蒙”工程高层次人才,2人认定鄂尔多斯市高级人才。

研究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备案为鄂尔多斯市市级新型研发机构、获批内蒙古自治区专业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型中小型企业。

研究院获批鄂尔多斯市“科技突围”工程项目5项,包括“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4项“科技突围”重点项目。研究院2支团队分别获批鄂尔多斯市标志性科研创新团队和产业创新人才团队。为本市企业突破技术难题,设立市校科技合作培育项目67项,研发投入经费670万元。

研究院获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项;发表论文48篇,其中SCI论文30篇;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等6项;申报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4项。

研究院依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鄂尔多斯),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创业孵化。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当地央企、国企和地方企业开展深入科研合作,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在鄂尔多斯市实施科研成果转化项目34项,经费总计7671.36万元,其中 2023年12项(3594.61万元)、2024年17项(4076.75万元);连续两年获批鄂尔多斯市科技突围“揭榜挂帅”重大项目,项目资金共计3600万元;在“蒙科聚”平台发布8项重大科技成果;引入理事单位12家,孵化企业5家。

研究院积极推动“一本三专”的“双一流”“双高”建设,开展本科交换生“2+2”培养工作,与高校、企业合作探索高职+本科+企业“3+1+1”联合培养模式。与鄂尔多斯市3所高校开展34场次学科与专业建设交流活动,举办13次教学和科研专题讲座,累计参训人员达164人次;推进职业学院函授站工作,招收205名学生;与职业学院共建“内蒙古现代化煤炭开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及3所国家级实验室分中心,力争3年内建成省部级实验平台,助力行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研究院积极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神东集团、奇瑞汽车等建立31个实习实践基地。截至目前,安排近2400名本科生赴煤矿及企业进行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及生产实习,369名研究生赴煤矿企业开展科学研究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科研水平。同时,研究院协助举办5场“暖城之邀”校园引才招聘会,现场签订协议221人,为当地人才队伍注入活力,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始终秉持“太阳石精神”,遵循“合作、创新、服务、共赢”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为鄂尔多斯市煤炭产业提供科技支持与创新动力,为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贡献力量。作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与蒙西、陕北等煤炭主产区合作的桥梁,研究院积极参与黄河几字湾地区生态治理与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研究院贯彻学校“立足阜葫、东进沈阳、西出蒙新、贯通丝路”的战略布局,发挥鄂尔多斯政府平台、煤矿资源、能源产业优势以及学校人才、科研、创新优势,强化“校地、校企、校校、校友”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基地共建、科研创新、校友经济、教育培训、就业创业等合作项目,助力鄂尔多斯市教育、经济、社会发展,为鄂尔多斯建设国家西部教育强市、技能强市提供支撑,推动学校科研能力提升、优势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力争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新基地,成为学校服务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赛罕街(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
网址:https://eedsyjy.lntu.edu.cn
邮箱:lngdeerdsyjy0221@163.com  邮编:01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