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校地科技合作培育项目】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露天矿边坡地质写实信息智能识别方法研究

发布者:鄂尔多斯研究院 [发表时间]:2025-11-11 [来源]: [浏览次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立足鄂尔多斯市产业发展需求,设立校地科技合作培育项目,重点服务于能源领域,与鄂尔多斯市企事业单位共同提出研究题目。项目聚焦能源绿色开发、安全高效智能开采、资源价值利用等关键技术难题,通过定向对接企业需求,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推动鄂市能源产业技术升级与创新发展,实现“校-院-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目标。

本成果来自于《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露天矿边坡地质写实信息智能识别方法研究》,是2023年校地科技合作培育项目中,经过项目中期评审的优秀项目。

一、项目背景

传统边坡地质写实工作往往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费时耗力,数据采集困难,受高陡边坡影响,考虑人员安全,台阶坡面上的数据往往无法采集。无人机遥感技术为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具备机动灵活、高效、可重复、全面覆盖等优势。该项目的开展实现了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边坡地质数据无人化采集与智能分析,能够快速识别边坡裂缝等重点形变区域与煤岩信息,提高边坡地质写实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及时发现潜在边坡安全隐患、辅助人工获取随采过程中动态揭露的煤层地质数据提供技术支撑。

二、研究成果

项目基于露天矿无人机彩色点云与遥感影像数据,聚焦煤岩信息识别及边坡裂缝等重点形变提取,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目前已授权软件著作权两项,并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

三、工程应用

该项目研究成果已初步应用于北方魏家峁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露天矿实际工程,并展现出了良好的适用性与效果。

四、行业影响

该项目研究成果未来应用前景广阔,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内蒙古、山西、新疆等地的露天矿,为露天矿边坡地质写实信息智能识别及矿山智能化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附:科研团队介绍

露天矿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创新团队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20年获批的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创新团队。团队以刘光伟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科技骨干为主体,现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在读博士等20余人。该团队立足于智慧露天矿山的开采理论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发,面向露天矿透明地质建模、时空演化智能协同设计、生产计划动态规划决策等研究方向,共承担纵向与横向课题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研究成果已成功推广应用于国内多个大型露天煤矿。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赛罕街(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
网址:https://eedsyjy.lntu.edu.cn
邮箱:lngdeerdsyjy0221@163.com  邮编:01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