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突破
煤矿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等为典型的矿井动力灾害。地质动 力区划理论认为,现代构造运动对矿井动力灾害具有重要影响。应用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对区 域断块构造划分 ( Ⅰ、Ⅱ、Ⅲ、Ⅳ和Ⅴ级 ),建立了板块构造与井田构造及采矿工程活动之间 的联系,揭示了现代构造运动特征及其对井田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不同 矿区、不同矿井、不同煤层、不同构造和应力条件下, 矿井动力灾害具有不同模式的科学观点。 基于矿井大数据技术,开发了地质动力区划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矿井动力灾害多因素模式 识别概率预测方法,突破了矿井动力灾害预测的关键技术难题,促进了矿井动力灾害预测工 作从单因素预测向多因素预测、从点预测向区域预测、从定性预测向定量预测发展,提高了 预测准确性,实现了矿井动力灾害精细化预测。
科研成果
围绕该项技术,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深部动力灾害一体化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等科研 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 项、获省部级一等奖 7 项、二等奖 10 项、三等奖 6 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地质动力区划与矿井动力灾害防治创新团队,获首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 学技术奖创新团队奖。获批专利 22 项,出版著作 6 部,发表学术论文 122 篇。
工程应用
应用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对矿井动力灾害预测,体现了“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和“可 知才能可控”的研究思想。先后承担了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等国家科技攻 关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任务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 20 余项。在 平顶山矿区、淮南矿区、双鸭山矿区等 21 个矿区的 40 余个煤矿推广应用。
行业影响
地质动力区划团队在 30 余年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和煤炭企业高 度评价,认为该技术方法达到了国际领先地位。创新性成果推动了煤矿开采工程领域的科技 进步,推动了矿井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治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法。
地质动力区划创始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巴图金娜 И.М 院士认为: “地质动力区划研究中 引入了计算机可视化和模式识别方法,使得地质动力区划工作得以深化。地质动力区划方法 在中国煤田进行矿井动力灾害预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充分证明只有新的研究方法才可以查 明自然界发展过程所未知的规律”。